图片
引言
《围炉夜话》,清代王永彬以炉火夜谈之姿,道尽修身齐家、处世立业之精髓。 书中寥寥数语,如寒夜薪火,照见人性幽微与天道至理,被誉为“中国人的精神家书”。 今日,撷取其中十句封神之言,愿你我于喧嚣中得一份静气,于浮华中守一颗本心。
一、百善孝为先,万恶淫为源
译文:众善之中孝道为首,诸恶之源贪欲为根。 智慧点睛: 孝道是德行之基,贪欲是祸患之门。 案例: 孔子弟子子路,少时家贫,常负米百里奉养双亲,其孝行被载入《二十四孝》;商纣王纵欲无度,酒池肉林终致亡国。 悟道: 孝如根,根深则德茂;淫如洪,洪泛则身倾。
二、贫无可奈惟求俭,拙亦何妨只要勤
译文:贫穷时节俭以度,愚拙处勤勉补之。 智慧点睛: 人可困于境,不可困于心。 案例: 范仲淹幼时划粥断齑,勤学不辍,终成一代名臣;曾国藩自认资质平庸,以“勤能补拙”自勉,创湘军平乱。 悟道: 俭为贫者之富,勤为拙者之智。
三、友以成德,学以愈愚
译文:良友助人修德,学问可医愚昧。 智慧点睛: 择友如择师,治愚须治学。 案例: 管仲与鲍叔牙相交,鲍叔牙知其才而让相位,助齐国称霸;吕蒙听孙权劝学,手不释卷,终成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”之佳话。 悟道: 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;与经典伴,似登青云之梯。
四、处事须留余地,责善切戒尽言
译文:做事当留退路,劝善莫伤人心。 智慧点睛: 锋芒易折,柔语长存。 案例: 唐太宗纳谏时,魏征常以“臣闻”为引,既达谏言又保君颜;春秋时,晏子谏齐景公,以“踊贵履贱”之喻,讽刑重之弊而不失委婉。 悟道: 智者言如春风化雨,愚者语似利刃伤人。
五、不镜于水而镜于人,则吉凶可鉴
译文:不以水为镜,而以人为镜,可明得失。 智慧点睛: 他人是非,实为吾身之鉴。 案例: 齐威王纳邹忌之谏,以“城北徐公”为镜,察己之蔽而修明政;项羽刚愎拒范增,终因无视谏言而失天下。 悟道: 观人过如照己身,闻人非若听晨钟。
六、志不可不高,志不高,则同流合污
译文:立志须高远,否则易堕庸俗。 智慧点睛: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,蓬蒿岂识松柏之心。 案例: 班超投笔从戎,以“封侯万里”之志平定西域;王冕幼时牧牛画荷,心怀“不要人夸好颜色”之志,终成一代画圣。 悟道: 志如北斗,暗夜不迷;心似鸿鹄,云霄可期。
七、有不可及之志,必有不可及之功
译文:怀超凡之志,成非凡之功。 智慧点睛: 志在巅峰者,不为沟壑止步。 案例: 张骞持节出使西域,虽九死其犹未悔,终开丝绸之路;玄奘西行取经,历八十一难不改初心,成就佛典东传。 悟道: 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;志之所向,无坚不入。
八、误用聪明,何若一生守拙
译文:聪明若用于邪道,不如终生守拙。 智慧点睛: 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。 案例: 杨修恃才放旷,屡犯曹操之忌,终招杀身之祸;陶渊明归隐田园,守拙自得,留下“采菊东篱下”的千古逍遥。 悟道: 机关算尽太聪明,守拙藏锋是真谛。
九、和气迎人,平情应物
译文:以温和待人,以平常心处事。 智慧点睛: 心平则万物皆平,气和则百福自集。 案例: 子产治郑,以宽厚待民,孔子赞其“仁”;张良辅汉,功成身退,以平常心避祸,得享天年。 悟道: 怒海波涛险,心湖日月平。
十、读书即未成名,究竟人高品雅
译文:读书纵未显达,亦能修养品性。 智慧点睛: 腹有诗书气自华,胸藏文墨虚若谷。 案例: 孔门弟子颜回“一箪食,一瓢饮”,读书修德,被尊为“复圣”;朱熹晚年著书立说,虽屡遭贬谪,却成理学宗师。 悟道: 书卷染墨香,品性自生光。
结语
十句封神之言,十重修身之境。 从“孝悌”到“守拙”,从“立志”到“读书”,《围炉夜话》的智慧如老炉温茶,愈品愈见醇厚。
点个“在看”,愿你我围炉夜话时,心向光明处;红尘跋涉中,步步生莲花。 关注我们,共赏国学经典,让古人的智慧化作今生的铠甲。
🌿 炉火映心,夜话通明;千古名句,字字如金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